“主變、母線、隔離開關等設備運行溫度在正常范圍,站內設備運行正常……”7月17日,在35千伏城南變電站內,永清公司工作人員正手持紅外測溫儀,緊盯設備數據,開展變電站設備巡視巡檢工作,確保在高溫天氣下可靠供電。
	
	
		隨著夏季高溫天氣持續,設備極易因溫度過高出現發熱、放電等故障,威脅電網可靠穩定運行。對此,該公司迅速組建專業運維團隊對轄區內變電站開展迎峰度夏特巡測溫專項行動,聚焦變電站設備開展“拉網式”排查。在現場,工作人員借助紅外測溫儀,對變壓器套管、開關以及電纜頭等各連接部位,精準捕捉設備溫度數據,不放過任何細微異常。同時,對變電站主變本體、油位、油溫、各側出線樁頭的導線接頭等重點部位,進行全方位、無死角巡查。對于巡查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和隱患,及時梳理分析并完成消缺作業,做到問題早發現、隱患早排查、缺陷早處理,確保隱患“不過夜”,全力保障設備在高溫高負荷狀態下穩定運行。
	
	
		下一步,永清公司將持續擦亮“綠色希冀”品牌,強化電網運行實時監控,科學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全力保障電力持續穩定供應。同時,密切關注氣象動態,加強與氣象部門的聯動協作,精準獲取天氣預警信息,為電網可靠運行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第1章 裝置特點與參數(WBFA-5000電力行業新產品“便攜式互感器綜合測試儀”為您解除一切后顧之憂)
	在傳統基于調壓器、升壓器、升流器的互感器伏安特性變比極性綜合測試儀基礎上,廣泛聽取用戶意見、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深入進行理論研究之后研發的新一代革新型CT、PT測試儀器。裝置采用高性能DSP和FPGA、先進的制造工藝,保證了產品性能穩定可靠、功能完備、自動化程度高、測試效率高、在國內處于先進水平,是電力行業用于互感器的專業測試儀器。
	1.1 主要技術特點(WBFA-5000電力行業新產品“便攜式互感器綜合測試儀”為您解除一切后顧之憂)
	功能全,既滿足各類CT(如:保護類、計量類、TP類)的勵磁特性(即伏安特性)、變比、極性、二次繞組電阻、二次負荷、比差以及角差等測試要求,又可用于各類PT電磁單元的勵磁特性、變比、極性、二次繞組電阻、比差等測試。
	現場檢定電流互感器無需標準電流互感器、升流器、負載箱、調壓控制箱以及大電流導線,使用極為簡單的測試接線和操作實現電流互感器的檢定,極大的降低了工作強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現場開展互感器現場檢定工作。
	可精準測量變比差與角差,比差極大允許誤差±0.05%,角差極大允許誤差±2min,能夠進行0.2S級電流互感器的測量,變比測量范圍為1~40000。
	基于先進的變頻法測試CT/PT伏安特性曲線和10%誤差曲線,輸出極大僅180V的交流電壓和12Arms(36A峰值)的交流電流,卻能應對拐點高達60KV的CT測試。
	自動給出拐點電壓/電流、10%(5%)誤差曲線、準確限值系數(ALF)、儀表保安系數(FS)、二次時間常數(Ts)、剩磁系數(Kr)、飽和及不飽和電感等CT、PT參數。
	測試滿足GB1208(IEC60044-1)、GB16847(IEC60044-6) 、GB1207等各類互感器標準,并依照互感器類型和級別自動選擇何種標準進行測試。
	測試簡單方便,一鍵完成CT直阻、勵磁、變比和極性測試,而且除了負荷測試外,CT其他各項測試都是采用同一種接線方式。
	全中文動態圖形界面,無需參考說明書即可完成接線、設置參數:動態顯示參數設置,根據當前所選的試驗項目自動顯示其相關參數;動態顯示幫助接線圖,根據當前所選試驗項目,顯示對應的接線圖。
	5.7寸圖形透反式LCD,陽光下清晰可視。
	采用旋轉光電鼠標操作,操作簡單,快捷方便,極易掌握。
	面板自帶打印機,可自動打印生成的試驗報告。
	測試結果可用U盤導出,程序可用U盤升級,方便快捷。
	裝置可存儲1000組測試數據,掉電不丟失。
	配有后臺分析軟件,方便測試報告的保存、轉換、分析,可以用于試驗數據的對比、判斷與評估。
	易于攜帶,裝置重量<9Kg。
	1.2 面板說明(WBFA-5000電力行業新產品“便攜式互感器綜合測試儀”為您解除一切后顧之憂)
	
	
	
	
	
	
	
	
	
	
	
	
	裝置面板結構如右圖接線端子從左向右:
	紅黑S1、S2端子:試驗電源輸出
	紅黑S1、S2端子:輸出電壓回測
	紅黑P1、P2端子:感應電壓測量端子
	液晶顯示屏:中文顯示界面
	微型打印機:打印測試數據、曲線
	旋轉鼠標:輸入數值和操作命令
	1.3 主要技術參數(WBFA-5000電力行業新產品“便攜式互感器綜合測試儀”為您解除一切后顧之憂)
	
		
			| 
				 
					LYFA-5000
				 
			 | 
		
		
			| 
				 
					測試用途
				 
			 | 
			
				 
					CT, PT
				 
			 | 
		
		
			| 
				 
					輸出
				 
			 | 
			
				 
					0~180Vrms,12Arms,36A(峰值)
				 
			 | 
		
		
			| 
				 
					電壓測量精度
				 
			 | 
			
				 
					±0.1%
				 
			 | 
		
		
			| 
				 
					CT變比
				 
				
					測量
				 
			 | 
			
				 
					范圍
				 
			 | 
			
				 
					1~40000
				 
			 | 
		
		
			| 
				 
					精度
				 
			 | 
			
				 
					±0.05%
				 
			 | 
		
		
			| 
				 
					PT變比
				 
				
					測量
				 
			 | 
			
				 
					范圍
				 
			 | 
			
				 
					1~40000
				 
			 | 
		
		
			| 
				 
					精度
				 
			 | 
			
				 
					±0.05%
				 
			 | 
		
		
			| 
				 
					相位測量
				 
			 | 
			
				 
					精度
				 
			 | 
			
				 
					±2min
				 
			 | 
		
		
			| 
				 
					分辨率
				 
			 | 
			
				 
					0.5min
				 
			 | 
		
		
			| 
				 
					二次繞組電阻測量
				 
			 | 
			
				 
					范圍
				 
			 | 
			
				 
					0~300Ω
				 
			 | 
		
		
			| 
				 
					精度
				 
			 | 
			
				 
					0.2%±2mΩ
				 
			 | 
		
		
			| 
				 
					交流負載測量
				 
			 | 
			
				 
					范圍
				 
			 | 
			
				 
					0~1000VA
				 
			 | 
		
		
			| 
				 
					精度
				 
			 | 
			
				 
					0.2%±0.02VA
				 
			 | 
		
		
			| 
				 
					輸入電源電壓
				 
			 | 
			
				 
					AC220V±10%,50Hz
				 
			 | 
		
		
			| 
				 
					工作環境
				 
			 | 
			
				 
					 溫度:-10οC~50οC,  濕度:≤90%
				 
			 | 
		
		
			| 
				 
					尺寸、重量
				 
			 | 
			
				 
					尺寸365 mm×290 mm×153mm      重量<10kg
				 
			 | 
		
	
	
	
	
	
	
	
	
	
	
	
	
	
	
	
	
	
	
	
	
	
		隨著溫度的持續攀升,電網設備面臨高溫和重載的雙重考驗。在多地,無人機、直升機這些“空中尖兵”,搭載著智能設備,以更可靠、高效的方式守護電力通道可靠穩定運行。
	
	
		目前,±800千伏特高壓青南換流站已應用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開展438次設備巡視工作。與傳統人工巡檢相比,單輪次巡檢時間從1小時縮短至30分鐘。
	
	
		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由多旋翼無人機及配套智能協同控制平臺組成,巡視范圍覆蓋極Ⅱ頂端換流變壓器、交流濾波器、避雷器等關鍵設備。無人機搭載高清攝像儀、紅外熱成像儀、激光雷達,既能捕捉金屬部件的細微銹蝕等畫面,又能探測設備溫度異常。
	
	
		炎炎夏日,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的抗熱屬性與智能響應特性愈發凸顯,切實提升了換流站應對復雜工況的韌性和響應速度。
	
	
		在安徽,應用了人工智能(AI)和智能查缺技術的直升機對電力線路開展巡航,是迎峰度夏保供電的重要手段。
	
	
		國網安徽電力聯合國網空間技術公司,采用直升機機載激光掃描技術對超特高壓電力線路開展精細化巡檢,通過AI智能識別系統精準檢測導線弧垂、絕緣子串、鐵塔本體等重要部件,解決了地面巡檢存在視覺盲區的問題,保障華東電網夏季供電可靠。
	
	
		迎峰度夏以來,國網安徽電力累計巡檢線路1291.152千米,消除嚴重危急缺陷10項,有力保障了電網可靠穩定運行。
	
	
		
	
	揚州萬寶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